2021 年底到 2022 年初,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騎著單車到處走走看看,渡過一段讓我回味無窮的時光。
近期架設了自己的網站,才想說要整理環島的經驗,這篇不是環島教學或攻略文,只是很單純的紀錄和自我檢討,分享給有抱有單車環島夢的你,也給未來還想環島的自己一個參考和回顧。
文章主要分成五大部分,環島理由、行程規劃、行前準備、環台認證還有如果再單車環島一次我會注意的事,也有包含每天騎乘距離、三餐花費、住宿花費的紀錄。
因為文章篇幅滿長的,所以分成了兩頁,第一頁主要是出發前的計畫和彙整環島前上網做的功課,第二頁是環島後數據紀錄、檢討和心得分享,可以使用目錄跳轉到想看的段落。
文章大綱
環島理由
常聽到有人說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完成的三件事—登玉山、泳渡日月潭、單車環島。
單車環島不像其他兩件事可以安排個兩三天的假期就完成,而且我也不想要只是快速繞台灣一圈的完成單車環島。
我想像中的單車環島是放慢腳步的旅行,可以容許任何計畫外的活動、故事或是意外發生,細細品味台灣的角落、沈澱工作上的煩心事、挖掘另一面的自己。
2021 年 11 月底離職後,想要實現單車環島白日夢,為什麼會說是白日夢呢?
因為從來沒有計畫幾歲前要完成,也沒有做過功課。
工作忙碌已經不能成為藉口推託,那還有什麼不能出發的理由嗎?
沒有!我現在是自由之身了!
平常沒在騎單車,能夠負荷每天幾十公里的車程嗎?
還有兩個月的空閒時間,那就把環島時間拉長,放慢腳步、享受旅行。
行程規劃
1. 環島夥伴
隊友也剛好在離職後的空窗期,未來哪裡還可以遇到這麼好的時間點,所以一拍即合,決定兩人結伴出發。
2. 環島天數
參考網路上前輩們的分享,普遍是安排一週左右,也有少數是兩週環島。
但我們想把握離職後難得的空窗期,安排一個月環島,來一趟想停就停、說走就走的旅行。
3. 跟團或自由行
跟團因為包含行程、住宿和保母車,環島一週左右就要三、四萬元,而且需要配合團體行程,無法說停就停,最重要的是不會有一個月的團體環島團。
因此我們毫不猶豫的決定自由行,可以自己決定節奏、臨時追加想去的景點、控制預算,但是任何突發狀況都要自己想辦法處理。
4. 路線規劃
4.1 小環島

全長 939.5 km(不含蘇花公路),單車環島約需 7~9 天時間。
小環島走「環島 1 號線」,是政府規劃的自行車環島路線,主要走台 1 線+台 9 線,可以選擇順時針或逆時針騎行。
- 台 1 線在台灣西部,沿路經過市區,需要補給和休息都很方便。
- 台 9 線在台灣東部,商店和住宿的間隔比較遠,單車或徒步環島都需要提早規劃休息點。
沿路的電線桿和路面都有「環島一號線」的標誌,即使不看導航也不容易迷路。
可以參考這份自行車環島指南。
4.2 大環島

全長約 1200 km,單車環島約需 12 天時間。
大環島以主線搭配「環支線」,環島 1 號線的支線和主要鐵路車站、風景區或著名景點串聯路網,從環 1-1 到環 1-25。
沿著最靠近海岸線的公路走,會經過台灣的四個極點,環完一圈的軌跡會是台灣本島的形狀。
- 極北:新北石門的富貴角燈塔
- 極西:台南七股的國聖燈塔
- 極南:屏東恆春的鵝鑾鼻燈塔
- 極東:新北貢寮的三貂角燈塔
我們決定以小環島為基礎,再往支線彈性增加想去的景點,而且休息點較多,適合我們想停就停。
所以我們沒有事先規劃好每一天要從哪騎到哪,每一天要騎幾公里,邊騎邊規劃,每天都像在開驚喜包,充滿刺激的冒險感。
5. 住宿規劃
因為沒有規劃路線,所以當然沒有事先定好住宿。
我們預計從每天中午的所在位置往後推算當晚的落腳處,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順便訂房,這樣可以讓我們的行程保有最大的彈性。
行前準備
1. 工具裝備
1.1 環島單車
隊友有自己的公路車,本來就有騎車習慣。
所以我想要藉此買一台自己的公路車,平常可以一起出門騎車、練車,而且我們也不排除未來還想環島的可能性。
以馬修單車 27 速公路車來看,租借 30 天 6800 元,包含基本環島裝備。
6800 元再貼一點錢都可以買一台公路車了,而且單車是機械,不用擔心電子設備壞掉,對我來說是對健康的投資。最後花一萬出頭買了一台 Liv 的公路車。
1.2 裝備清單

參考不少網路上的分享,最終帶了表格這些裝備。
下一頁會分享實際環島後覺得可以增減和必帶的裝備。
________________ 自行車裝備 | __________________ 維修裝備 | 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車用用品 |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人生活用品 |
---|---|---|---|
鈴鐺 | 隨身附錶打氣筒 | 車褲 | 雨具 |
時速里程錶 | 維修工具罐 | 涼鞋 | 密封夾鏈袋 |
手機架 | 挖胎棒 | 襪子 | 一次性浴帽 |
水壺架 2 個 | 備用內胎 | 防水防風外套 | 保暖外套(冬天) |
單車專用水壺 | 補胎片、砂紙 | 太陽眼鏡/風鏡 | 暖暖包(冬天) |
前後燈 | CO2 隨身鋼瓶 | 手套 | 換洗衣物 |
安全帽 | 鏈條油 | 小帽 | 補給品 |
安全鎖 | 打鏈器、快扣 | 頭巾 | 個人藥物 |
有變速的單車 | 備用電池 | 袖套 | 身份證、健保卡 |
馬鞍袋 | 底層衣(冬天) | 提款卡、信用卡 | |
防水袋 | 車衣 | 耳機 | |
貨架 | 手機 | ||
彈力繩 | 行動電源、充電線 | ||
上管包 | 警示口哨 | ||
後座包 | 筷子、湯匙 | ||
衛生紙 | |||
口罩 | |||
酒精 | |||
防曬乳 | |||
盥洗用具 | |||
洗衣精 | |||
衛生棉、棉條 | |||
速寫用品 |
1.3 保險
畢竟單車環島一個月,無法保證不會發生意外,還是保個險比較安心。
出發的太匆忙,想說先上路再趕快上網保險,我們是保國泰的旅平險 20 天,總共繳 538 元。
1.4 實用 App 及網站
【環島 1 號線—路線圖和補給點】
環島 1 號線是 google maps 的自行車專用道路線圖,從台北松山車站出發,標記沿路會經過的補給站,可以當作規劃路線和住宿的參考資料。

【Strava App—環島軌跡紀錄】
Strava App 可以紀錄移動軌跡、騎乘距離、移動時間、最高海拔、爬升海拔、均速、最高速度,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來申請環島認證。

【奉茶行動 App—水源補給點】
奉茶行動可以查看附近有提供飲水機的地點,大部分是廟宇、圖書館、公園、派出所,也有部分私人店家。
因為是透過獎勵機制,鼓勵民眾新增地圖上還沒有被標記的飲水機,所以奉茶站的資料很齊全,即使是走比較冷門的路線也找得到飲水機。
環島路上不用花錢買水,又可以減少塑膠瓶的使用,經過每個飲水機還可以「打卡喝水」累積金幣。
每月使用「奉茶 App」到「奉茶站」前面使用「打卡喝水」達 10 日以上,就可以在次月 15 日前獲得 1 組 500 綠點的點數序號。點我瞭解更多


💰 歡迎使用我的奉茶行動推薦碼【BE5457】,成功註冊可以獲得 50 枚金幣。
【Shopback App—線上訂房導購】
不管是要用哪間線上訂房網,都要記得用 Shopback 導購,加減賺一點訂房的導購回饋來補貼環島開銷。
除非是預訂香客大樓,只能電話預訂沒辦法導購,不過香客大樓的價格已經很佛心了!
我們一個月單車環島總共用 Shopback 導購 12 次,累積現金回饋一共 865.64 元,差不多等於補貼一晚住宿費了。

💰 如果你還沒使用過 ShopBack,可以使用我的推薦碼【WRGOos】註冊後,在 180 天內透過 ShopBack 導購累積 500 元以上的訂單,並且更新銀行帳戶的提領資訊,就可以獲得獎勵金 100 元。
2. 知識技能
2.1 環島知識
身為環島和單車新手,一剛開始真的很茫然,路線規劃?帶什麼裝備?有什麼要注意的?
可以先從環島 1 號店和馬修單車開始爬文,這兩個網站主要分享跟環島有關的新手入門知識、相關消息和經驗分享,讓自己先對「環島」這件事有基本的概念。
然後再看看環島前輩們的影片或文章,透過影像或照片更深入了解實際上路有可能會發生的事,或是吸收他們的經驗來安排適合自己的單車環島旅程。
2.2 體能鍛鍊
如果平常沒有騎長程單車的習慣,建議一定要安排一趟長程騎行,訓練基本體能。
也藉此熟悉長時間坐在單車上的感覺,有可能會發現需要新增裝備(體能不夠裝備來湊 XD)。
像是屁股麻要穿車褲、手麻要戴單車手套、容易想睡覺要準備精神糧食或音樂…等等。
2.3 熟悉單車
【變速】
最基本的要學會變速,大盤和飛輪怎麼搭配、變速的時機點、上下坡怎麼變速。
上坡不會變速硬踩累個半死、上坡太晚變速會定竿、轉速不到強硬變速有可能導致鏈條斷掉…等等。
【爆胎】
強烈建議一定要在出發前練習換胎和補胎,因為你不會知道你會在怎麼樣的環境條件下爆胎。
而且前後輪都要練習,尤其後輪還攸關飛輪的拆裝,裝不回去就只能拎著輪子牽車了XD
網路上有很多換內胎和補胎教學,練習過後最好收藏起來,真的不幸爆胎又忘記怎麼換時,照著教學一步一步做也是個好辦法!
2.4 兩鐵列車
除非是跟團會有保母車壓後,不然真的不建議冒險騎蘇花公路,大車多、沒有自行車專用道,尤其隧道內得擠在大車側邊,一個不注意就會被捲進車底,超級危險!

可以利用台鐵提供的兩鐵列車服務,攜帶自行車乘車安全通過蘇花公路段。
但因為各站的動線考量,只有開放部分車站和車種可以攜帶自行車。
下面簡單整理單車環島有可能搭乘兩鐵列車的兩種方式:
【使用攜車袋】
- 把自行車摺疊或拆解裝進攜車袋當成隨身行李,不限車廂。
- 最大長度不得超過 150 公分,長、寬、高之和不得超過 220 公分。
【人車同行】
- 自行車不用拆解,可以跟乘客同車廂。
- 自行車票價 = 搭乘車種全價票價 X 五折。
- 非對號車需自行保管車輛;對號列車的車廂有專用駐車架,每車次最多載運 10 台自行車(自行車額度查詢)。
環台認證
環台認證服務系統,是用 GPS 的訊號追踪,來紀錄單車騎乘路線,並將環台騎乘的路線軌跡,印製在環島完成證書上。

除了一般環台,還有四極點大環台和分段環台,都可以跟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申請環台認證喔!
- 四極點大環台:
需要經過前面大環島提到東西南北的四個極點。
- 分段環台:
- 環台過程中,單一休息點停滯天數不拘。
- 從出發日起算,必須 180 天內(含)完成。
- 原本申請一般環台,因故無法當次完成,而且需補騎缺漏軌跡記錄者。
1. 申請環台認證要做的事
- 環島中:
- 每天出發要記得開始 GPS 紀錄,結束後完成 GPS 紀錄。
- 如果是用手機 Strava App 紀錄,要隨時留意手機電量。
- 完騎後:
- 申請環台認證服務。
- 上傳軌跡紀錄(Garmin 或 Strava App)。
- 上傳證書照片到參加者服務中心 > 申購證書及紀念品(只有一次上傳機會喔!證書照片要好好挑!)。
- 匯款報名費(100 元 / 人)、證書和紀念品費用(玉山銀行(808)基隆路分行 0118-440-035037)。
2. 申請環台認證的常見問題
- 申請環台認證要在出發前或完騎後?
在出發前或完騎後都可以申請!報名費用一樣 100 元。
但是完成報名後,除重大天災(依人事行政局發佈)或家庭變故導致無法成行外,無法退費(我個人建議完騎後再申請)。
- 申請環台認證後,突然變更行程日期?
可以寄信到 poki@cycling-lifestyle.org.tw 或撥 02-89785063,免費更改出發或完成日期,不需要重新登錄申請。
- 申請環台認證後,突然增加或刪減同行車友?
進入官網參加者服務中心 ,點選 【同行名單管理】變更。
- 申請環台證書有期限嗎?
完成日後起算一個月內提出證書申請,逾時無法保留環台軌跡。
- 需要每天不間斷的騎行嗎?
因爲訪友或旅遊,滯留同一地點最長三天兩夜,逾時視為中止挑戰。- 停滯超過三天以上,七日以內補完騎程: 雖可申請完成證書,但補騎日會加註在證書上。
- 超過七日以上,但 180 天以內補完騎程: 仍可申請分段完成證書,且補騎會加註在證書上。
- 蘇花公路段騎單車比較危險,沒有騎可以申請環台認證嗎?
蘇澳新站至花蓮間可以搭車接駁,其餘必須踩踏單車完成,才核發環台證書。
- 怎麼申請未滿 16 歲親子同行認證?
- 兩人必須騎乘自行車且全程同行,由家長其中一人填表提出申請,家長需提供 GPS 軌跡記錄。
- 在四個檢查點人車大合照(若特殊因素僅一人出發,報名時要先跟主辦單位確認證書是否核發)。
- 途中單車臨時故障無法立即排除,必須搭乘車輛或其它方式前往鄰近城市修復,怎麼彌補 GPS 軌跡紀錄?
要返回原故障點繼續行程或限定期間內雙倍哩程補騎。
下一頁是環島後的心得和檢討,有興趣的就繼續往下看吧!